新能源汽車電磁兼容性標準進展及挑戰
點擊數:28462017-12-14 14:20:19 來源: 重慶哥爾摩科技有限公司、電波暗室、電磁兼容暗室、汽車電子暗室、EMI系統測試、EMS系統測試、EMC測試附件、EMC測試天線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汽車出現電磁兼容問題的幾率越來越大。同時,隨著國內外電磁兼容標準、法規的不斷制定/修訂,技術難度越來越高。整車企業對產品EMC性能的要求也將越來越嚴,越來越全面,零部件企業面臨的技術、成本壓力會越來越大。新能源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如何應對EMC挑戰?
備受矚目的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測試評價技術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坪山金茂園酒店盛大舉行。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汽車電子部副部長覃延明博士做題為“新能源汽車電磁兼容性標準最新進展及帶來的挑戰”的主題演講。電動汽車資源網整理覃延明博士演講的主要內容如下:
覃延明博士首先介紹了新能源汽車EMC的相關背景。第一,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已成為汽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汽車電磁兼容(EMC)帶來了新的挑戰。第二,國內外標準、法規對新能源汽車EMC有強制性要求。比如汽車公告、CCC認證,獲取新能源補貼都要求新能源汽車通過電磁兼容方面的檢測。第三,新能源汽車電磁環境相較傳統汽車更復雜、更惡劣,如何開展整車及BMS、電機/電控、DC/DC、充電系統等關鍵部件的EMC測評是當前標準研究的重點。第四,電動車電磁輻射是否會對人體有影響成為了公眾新的關注熱點。
一、國內外新能源汽車EMC標準
EMC標準涉及兩方面的考核內容,一是電磁騷擾,二是電磁抗擾度。
二、新能源汽車EMC標準最新進展
1.國際標準動態(整車部分)
序號 |
國際標準 |
內容 |
標準動態 |
1 |
CISPR 12 |
用于保護車外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30MHz-1GHz |
預計2017年12月發布,作出重大技術變動,增加充電模式下測試要求 |
2 |
CISPR 25 |
用于保護車內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150kHz~108MHz |
2016年10月發布,增加整車充電狀態測試 |
3 |
CISPR 36 |
用于保護車外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30 MHz以下頻段 |
預計2019年3月發布,測量低頻電磁場發射 |
4 |
IEC 62764-1 |
汽車環境中電子和電氣設備相對于人體暴露場的測量程序 - 第1部分:低頻磁場 |
預計2017年發布,測量汽車電磁環境對人體影響 |
2.國內標準動態(整車部分)
序號 |
|
參考標準 |
內容 |
標準動態 |
1 |
GB XXXXX |
ECE R10.03 |
道路車輛 電磁兼容性要求和試驗方法 |
已報批。 |
包含電磁發射和抗擾度測試內容 |
|
|
|
|
2 |
GB 14023(修訂) |
CISPR12 |
用于保護車外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30MHz-1GHz |
計劃2019年發布;重大技術變動,增加充電模式下測試要求 |
3 |
GB/T 18655(修訂) |
CISPR 25 |
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試方法,150kHz~2.5GHz |
計劃2017年7月完成送審稿,9月報批,增加整車充電狀態測試 |
4 |
GB/T 18387(修訂) |
SAE J551 |
用于保護車外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30 MHz以下頻段 |
2017年5月發布,2017年12月1日實施;重大技術變更、修改測試頻段、限值要求、試驗條件等 |
5 |
GB/T XXXX |
IEC 62764-1; |
車輛電磁場相對于人體暴露的測量方法 |
預計2017年底提交報批稿,規定了車輛低頻電磁環境的測量方法 |
|
|
|
|
|
JASO TP13002等 |
|
|
|
|
6 |
T/CEC XXXX |
——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暴露限值與測試方法 |
計劃2017年完成 |
7 |
GB/T XXXX |
—— |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EMC |
計劃2019年完成 |
8 |
GB/T XXXX |
ECE R10.05 |
電動汽車充電耦合系統EMC |
計劃2018年完成 |
9 |
GB/T 19951(修訂) |
ISO 10605 |
靜電放電試驗 |
已報批,預計2017年完成 |
|
|
|
|
|
|
|
|
|
|
GB 14023(CISPR 12)標準變化
序號 |
內容 |
GB 14023-2011 |
GB 14023-20XX(擬) |
1 |
充電模式 |
無 |
有,SOC處于20%-80%,充電電流值80%以上 |
2 |
充電用人工網絡 |
無 |
1、增加DC電源充電用HV-AN |
2、增加AC電源充電用AMN |
|
|
|
3、增加通訊線用AAN |
|
|
|
3 |
測試布置 |
天線對準發動機中心 |
天線對準車輛中心,可能有多個測量位置 |
4 |
測量不確定度 |
無 |
增加 |
5 |
型式認證限值 |
有 |
無 |
6 |
監督檢驗限值 |
有 |
無 |
7 |
符合性判定 |
符合QP限值或PK限值 |
1、傳統車符合QP或PK限值。 |
2、電動車須滿足QP限值。 |
|
|
|
GB/T 18387標準的變化
序號 |
內容 |
GB/T 18387-2008 |
GB/T 18387-2017 |
1 |
測試頻段 |
9KHz~30 MHz |
150KHz~30 MHz |
2 |
車載充電系統傳導發射測試 |
有 |
無 |
3 |
磁場測試方向 |
三個正交方向 |
僅橫向和徑向 |
4 |
環天線高度 |
1m |
1.3m |
5 |
運行狀態 |
16km/h和64km/h,空載 |
16km/h和70km/h,設置測功機道路負荷為車輛滿載狀態 |
6 |
測功機要求 |
無 |
有 |
7 |
測試布置 |
只規定了天線高度、與車輛的距離,未規定具體位置。 |
明確天線高度和距離,確定四個具體位置。 |
8 |
限值表達 |
帶寬歸一化 |
去除帶寬歸一化 |
dB(μV/m/kHz) |
dB(μV/m) |
|
|
dB(μA/m/kHz) |
dB(μA/m) |
|
|
9 |
近場限值換算 |
與測試距離平方成反比 |
與測試距離立方成反比, |
限值更寬松 |
|
|
|
3.整車標準發展動態小結:
(1)新能源汽車是當前整車EMC標準制定/修訂的主要方向,重點增加了充電狀態下的技術內容;
(2)國際標準已開始制定新能源汽車低頻輻射電磁場標準。
(3)國內外正在制定車輛對人體影響的測試標準。
(4)GB 14023和GB/T 18387的技術內容進行了重大變動。
(5)目前還沒有關于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EMC標準。
4.國內標準動態(部件部分)
序號 |
|
參考標準 |
內容 |
標準動態 |
|
1 |
GB/T 18655(修訂) |
CISPR 25 |
部件電磁騷擾試驗 |
計劃2017年9月報批,重大技術內容變動。 |
|
2 |
GB/T 19951(修訂) |
ISO 10605 |
靜電放電試驗 |
已報批,預計2017年完成。 |
|
3 |
GB/T 33014.7 |
ISO 11452-7 |
射頻能量直接注入法 |
預計2018年完成 |
|
4 |
GB/T 33014.8 |
ISO 11452-8 |
磁場抗擾度 |
預計2017年完成 |
|
5 |
GB/T 33014.9 |
ISO 11452-9 |
便攜式發射機模擬法 |
預計2018年完成 |
|
6 |
GB/T 33014.10 |
ISO 11452-10 |
擴展音頻范圍的傳導抗擾法 |
預計2017年完成 |
|
7 |
GB/T XXXXX |
ECE R10等 |
驅動電機系統EMC |
【責任編輯:】(Top) 返回頁面頂端
|